有些醫師認為,脖子內有許多神經感受器,是各種感覺輸入腦部的重要橋梁,因此脖子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平衡感。
臨床上也發現,平衡出問題的患者有時候可以透過脖子肌群的放鬆使症狀獲得改善,有的時候也可靠觀察患者走路是否平穩來發現頸椎功能是否正常。
林婆婆平時在鄉下種菜,因為彎腰拔菜常感到手麻,被診斷出有腕隧道症侯群。
可是手術後,手麻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。
高崇蘭發現婆婆走路有些不穩,覺得奇怪,便請她去做頸部核磁共振檢查,才發現原來手麻是頸椎神經被壓迫到而引起,為她安排開刀。
周適偉也在問診中發現有些病患常有跌倒的問題,進而察覺患者平衡功能較差。經過脖子治療及肌力、柔軟度的訓練後,再測試患者的平衡功能,就會發現有明顯改善。
他建議,如果想要預防老人家跌倒,除了改善家中的擺飾之外,也可以從訓練頸控制能力著手。
只用美麗的項鍊愛護脖子是不夠的,現在就運用中西醫師教你的5式護頸操,適時運動頸部,並放鬆頸椎與頸部肌肉,讓脖子美麗加分。
正確站姿減少頸部負擔
大多數的人站立時習慣像烏龜一樣駝著背並把脖子往前伸,雖然感覺很放鬆,實際上是讓頸椎受到更大的拉力。
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周適偉建議,最不增加頸部負擔的方式就是抬頭收下巴,讓頭部重心落在身體正中心。
愛護脖子的5個提醒
電腦族每小時就要起來活動筋骨。
現在就立刻動手設定你的螢幕保護程式,時間一到就強迫自己變換姿勢。
使用電腦時,要記得讓螢幕畫面位於眼睛水平以下約12~25度,最低不可超過30度。
尤其筆記型電腦螢幕與鍵盤相連,更容易低頭駝背,最好少放在腿上使用,或以書本將電腦墊高
正確站姿:
抬頭挺胸、收下巴、不駝背,從側面看來頭部不向前超出肩膀。
正確睡姿:
枕頭除了要軟硬適中,頸部也要睡在枕頭上,並使額頭與下巴齊高,才能完整支撐頸椎。
感覺頸部僵硬痠痛、壓力大、長時間戴安全帽或不小心扭到脖子時,千萬不要自己甩脖子。用熱毛巾敷10~20分鐘,就可讓頸部肌肉快速獲得放鬆。
運動前一定要先做脖子的暖身,尤其游泳、跳舞、羽球、高爾夫等。
跳舞若有甩頭的動作,先做完六個方向的伸展後,再輕輕做360度旋轉暖身。
搭雲霄飛車時,頭部也要緊貼倚靠椅背,以免頸部甩傷。
急性落枕或頸部被東西擊到時,最好立刻冰敷10~15分鐘,再用溫水熱敷。
無法熱敷交替時,也可持續冰敷。
可隨手找塑膠袋或向街上店家要些冰塊與冷水,讓冰袋可隨著頸部形狀伏貼。
5式護頸操讓足球選手也羨慕你
把握休息時間,做做護頸操,鍛鍊肌肉的肌群,也有助於放鬆僵硬的肌肉,使頸部恢復柔軟度,讓全身的經絡痛暢,從此疼痛不上身。
1利用打電腦或看電視的時間,用米袋*放在頭頂上。背脊挺直收下顎,雙眼直視前方,持續20分鐘左右,可以訓練頸部的控制力與肌力。但不適時就應去看醫生。
*米袋重量(kg)=體重(kg)×0.03
2開車時,將頭部緊貼椅背頭靠,用脖子的力量向後方頂,可訓練脖子後方的肌肉。也可將上半身打直,雙手交叉放在後腦勺,再將頭向後推。
3坐在椅子上,左手自然垂下抓住椅子維持上半身直立,右手則將頭部輕輕往右肩方向拉,讓左側頸部肌肉感覺被拉緊。停約10秒,再輕輕將面部往右下方轉,再停10秒。之後再換另一邊。
4常做低頭、仰頭、左右側屈、左右轉頭等六個方向伸展,每次約停10~15秒。可適時地以用手輕壓,施加重量。暖身時,不做360度的旋轉,而改用上述六方向的伸展。
5坐著或站著,上身保持正直,用雙手的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指尖相對,按在頸後正中線,手指用力向前按、頭向後仰,也就是相對用力。從上到下依次進行反覆做2~3次,能很快消除長時間低頭造成的頸部僵硬感。
按揉 風池與天柱 兩個穴位,也有助於頸部經絡氣血的暢通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61957&page=4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